首次就事件解畫的錢果豐及韋達誠亦就事件向市民致歉。錢果豐稱,他不知道韋達誠於11 月21 日致電予張炳良,承認港鐵就事件與社會的溝通有不善之處,故6 月會成立資料室,讓立法會議員簽署保密協議後,查閱所有高鐵工程文件直至工程完成。
21 名發言的議員,7 名矛頭直指韋達誠。新民主同盟范國威斥責韋達誠「教唆」張炳良,串謀隱瞞公眾,涉及企業及局長誠信問題,做法難以接受,促韋達誠引咎辭職。社民連梁國雄斥韋達誠「你恐嚇我們朝廷命官,你一定要辭職;佢(張炳良)咁蠢畀你恐嚇到,佢都要辭職」。
明報 2014-05-06
局長總裁齊道歉齊不下台
梁挺張炳良已做好角色議員未收貨
高鐵延誤風波持續逾半個月,被質疑與港鐵合謀隱瞞高鐵工程延誤的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,以及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、主席錢果豐及工程總監周大滄,昨日齊齊在立法會向公眾致歉。張炳良承認,去年11 月無向立法會交代高鐵有可能趕不及2015 年通車是「有問題」, 「或者我們太過相信港鐵」。21 名發言議員,7 人直指韋達誠必須下台,指他失職及教唆政府隱瞞,但港鐵主席錢果豐力保他不用辭職。
張炳良同樣面對議員要求他下台,他無正面回應,只稱「我知道在政治人生裏面,許多時候都面對很大的挑戰,有些時候要面對一些抉擇, 我不斷在反省之中」。特首梁振英則「保張」,他昨取消休假提早一天上班,政府即時宣布成立由特首委任的專家小組,包括海外專家在內,徹查高鐵延誤問題和運房局角色等。梁振英指政府十分重視高鐵工程延誤及可能出現超支的問題, 「張炳良已就未清楚交代去年11 月當局和港鐵在工程進度看法上有分歧鄭重道歉,認為張已做好局長角色」。
梁委專家小組徹查
梁振英補充,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,會透過專家小組徹底了解事件,並與港鐵研究設立新工作機制,提高工作透明度及問責。
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昨討論高鐵延誤問題。身陷誠信危機的張炳良稱,去年11 月20 日聽取路政署簡報後,已得悉高鐵可能遲於2015 年通車,當時已指示局方要在11 月22 日會議上公布信息,但韋達誠於11 月21 日致電,表示不同意政府評估,強調高鐵可於2015 年投入服務。張稱不接受說法,當晚指示常任秘書長黎以德與港鐵管理層緊急開會,但雙方就高鐵進度的判斷存在分歧,主要是涉及皇崗至米埔隧道能否如期於2015 年建成(見另稿),經評估後決定保留2015年高鐵通車的可能性,無公開大家對通車日期的分歧。
張認當時應公開分歧
張炳良承認,當時判斷上及事後處理是有問題, 「當時應把政府與港鐵的分歧公開及向立法會匯報,為此我是有責任,我鄭重向立法會及公眾道歉」。他又稱,對於被指與港鐵合謀隱瞞事件感到內疚,稱政府沒任何動機隱瞞事件。
錢果豐韋達誠稱溝通差
首次就事件解畫的錢果豐及韋達誠亦就事件向市民致歉。錢果豐稱,他不知道韋達誠於11 月21 日致電予張炳良,承認港鐵就事件與社會的溝通有不善之處,故6 月會成立資料室,讓立法會議員簽署保密協議後,查閱所有高鐵工程文件直至工程完成。
21 名發言的議員,7 名矛頭直指韋達誠。新民主同盟范國威斥責韋達誠「教唆」張炳良,串謀隱瞞公眾,涉及企業及局長誠信問題,做法難以接受,促韋達誠引咎辭職。社民連梁國雄斥韋達誠「你恐嚇我們朝廷命官,你一定要辭職;佢(張炳良)咁蠢畀你恐嚇到,佢都要辭職」。
新民黨葉劉淑儀則質問張炳良相信韋達誠的原因,以及為何不向政府更高層匯報, 「點解唔早啲講?延誤好嚴重,大件事,一個人孭?人講你就信?咁大個仔!」工聯會陳婉嫻亦質疑張炳良包庇延誤。
議員再提特權法不信任
韋達誠多次被追問下台時均沒正面回應,只多番稱港鐵已盡力追回工程進度,不認為問題出於管理層,稱事件涉及溝通差。錢果豐則強調,2015 年合約才到期的韋達誠,是團隊的領軍,未來需要上下齊心追回延誤進度。
范國威表示,對於4 人道歉並不收貨,未來會於內會提出引用特權法調查事件,並傾向支持張炳良的不信任動議。
張炳良及港鐵高層昨日發言(節錄)
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
道歉
當時(去年11 月22 日立法會鐵路小組)應把政府方面與港鐵公司的分歧公開及告知立法會,為此我是有責任的,我鄭重向立法會及公眾道歉,並接受大家批評。
回應下台
我知道在政治人生裏面,許多時候都面對很大的挑戰,有些時候要面對一些抉擇,我不斷在反省之中。
港鐵主席錢果豐
道歉
對於我們遇到的挑戰,這些挑戰對項目完工日期的影響,未有及早向公眾交代清楚,我在此謹代表港鐵向全港市民致深切的歉意。
回應炒韋達誠
韋達誠是團隊的領軍,未來需要上下齊心,追回延誤。
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
道歉
我要表示歉意,因為在高鐵項目上沒有做好溝通的工作,我們不應有任何托詞,而且明白這是我們的責任,令大家失望了。
回應下台
港鐵已作出多項措施嘗試追回進度,但最終都不成功,但大家不能因此否定工程團隊所作的努力。
港鐵工程總監周大滄
道歉
我為錯誤判斷及匯報高鐵進度方面感到非常抱歉……曾經有3 次,包括去年10 月、去年12 月及今年3 月公司的檢討會議上,我都無向董事局、政府、立法會等交代(延誤),對事件造成社會對港鐵的誤解及聲譽上的損害,我會全部承擔責任。